有一天,在电梯门打开时,有两个男子抽着烟就进来了,我期待他们会将烟掐灭—但没有,我心里一股怒气开始积聚,看了他们一眼,冷冷地说:“请不要抽烟!”那两人也是愣了一下,但没有掐烟。我的怒气一下子冲了出来,转身向着他们:“这么小的空间,怎么可以抽烟!”说话的刹那我正对着电梯壁上的镜子,镜子里,一个狰狞、丑陋的嘴脸正对着我!
我从来没见过自己这样的面容:释放的是嫌恶、厌恶、憎恨。同时,那两个人的脸上也出现了同样的面容。我惊讶自己的丑陋,也只能接受他们的丑陋。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:人会在下意识的层面模仿对方。在这次冲突中,是我先给了对方一些东西,结果又是我也必得收获什么—尽管我是有理的。
有理未必能走遍天下。很多时候,很多场合,不适合讲理,甚至要避开一些理,真是这样哦!
自此以后,我有意识地留意这样的场面,更是有意识把处理这类事情作为实验。
这儿有两个例子:
公交车上,我站在一排座位的旁边,坐着的是两个抽烟的小伙子。我想说些什么,开口之前心里有些忐忑,但还是说了:“对不起哦,小伙子,我感冒了,这烟……”我指了指自己的喉咙,期待地微微弯下腰,话语刚落,其中一个立即将烟掐灭。我连说:“谢谢!谢谢!”一边留意另一位,他似乎有一点尴尬,决不定掐还是不掐,但他能确定我是友善的,就在这时,他的同伴用手肘碰了他一下,他便乘势将烟掐灭了。我松了一口气,忙不迭地说:“对不起,对不起!”这一切都发生在一分钟的时间里。
到站时,两人站了起来,示意让我坐,我真是惊喜,道了谢谢。
事情到此已经结束,但我还是对他们说:“对不起呵!”那第二位小伙子有些羞涩:“应该的,应该的!”因为,我愿意传递这样的信息,当你向他人表达了一点点善意后,应该得到谢意。这样,年轻人或许会更乐意与人为善。这是我期待的答案。呵,但却没有讲一句道理!
另一次,是在一个公交车站上。中午,候车的人不多,这是比较适宜做实验的时机。两个年轻女孩说笑着,其中一个随手往地上扔了一个餐巾纸团。我犹豫了一下,说还是不说呢?这类决定往往出于一种直觉,这次正是。我走近她,用手臂宽宽地围护着她,轻声说:“多么漂亮的女孩,可不要乱扔废纸哦!”
当时,我的最高要求仅仅是:可不要对我沉下脸来啊!如果那样,我会多么没趣!人实在都是很脆弱的;人对他人的尊重要求又是绝对强烈的。但是结果却超出了我的期待,她看着我愣了一下,我当时肯定是笑盈盈的,她又向同伴看了一眼,弯下身去捡起纸团,走了两步扔到废纸箱里了。
事情到此结束了。但我仍然感到可以做得更好:于是,我迎着她的目光,说:“真可爱!”我愿意这个年轻的女孩知道,她的有教养的举止应该得到肯定、赞美;我也相信,她下意识也会期待并愿意这样被人对待,那么我就先这样对待她吧……
圣经里耶稣说过:你愿意别人怎样待你,你就应该如何待别人。
出处:http://www.ccctspm.org/shzh/2010/79/107999.html